最近
不少襄阳市民在后台留言
“到处都是小白虫,太难受了!
这到底是什么虫子
会不会对人有危害啊?


原以为只有襄阳这样
没想到全国网友都有同样的痛……




这些困扰市民的小白虫
究竟是什么?
又该如何应对呢?
动力890记者咨询园林专家了解到,这些小白虫的真实身份是白粉虱,也叫小白蛾子。是一种世界性农业害虫,繁殖能力非常强,1年10代,世代重叠,一只雌虫可繁殖300-400粒卵,种群数量增长迅速。它们喜欢群集在植物叶片的背面,引起植物褪绿、黄化,甚至造成整株植物死亡。每年4-5月、8-10月是高发期,9月危害最重,但它不会对人体造成直接危害。
· 不咬人:刺吸式口器只能戳进植物叶脉,戳不动人的皮肤;
· 不带毒:体内体外均不产生对人畜有毒的化学物质;
· 不致病:国内外文献至今无“白粉虱传病给人”的记录;
· 不脏衣:白色“粉末”是它翅膀上的蜡粉,一拍即掉,不染色、不腐蚀。
如何防治白粉虱?
1、外出物理防护:戴墨镜和口罩,避免飞虫入口鼻;骑车时关闭头盔通风口;遛娃尽量选在上午10点后。
2、 居家阻断:关好纱窗,缝隙贴密封条;夜间少开强黄光灯,改用白光LED。
3、盆栽处理:对于阳台盆栽蔬菜或花卉,可挂1-2张黄色粘虫板,高度比植株顶高5厘米;发现叶背有白粉虱,用喷壶“水流”冲背面,5-7天冲一次,连续冲3次即可。
1、黄板诱杀:白粉虱对黄色有强烈趋性,可在作物旁悬挂黄色粘虫板,高度比植物稍高一点。
2、生物防治:在温室或大棚内,可释放白粉虱天敌如丽蚜小蜂进行控制。丽蚜小蜂会将卵产在白粉虱若虫体内,杀死若虫。每亩棚室每次释放5000~10000头,每隔7~10天放一次。
3、科学用药:根据农业专家建议,可选用高效低毒组合如螺虫乙酯(杀成虫、若虫)、吡丙醚(专攻卵)、噻虫嗪(内吸长效)。喷药时重点喷施叶片背面,从下往上喷洒。
4、轮换用药:白粉虱抗药性极强,必须轮换或混合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例如:呋虫胺和氟啶虫酰胺混合,或联菊啶虫脒和噻虫嗪混合。
好消息是
这种虫害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当气温降至20℃以下时
白粉虱的生长繁殖会受到显著抑制
天气变凉后
白粉虱的数量会自然减少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