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设备开足马力 湿稻订单拓宽销路 ——襄城多措并举护航秋粮颗粒归仓

眼下,秋粮已进入关键收割期,在襄城区卧龙镇、尹集乡,田野里响彻着收割机的轰鸣声,一片热火朝天的秋收图景。连日来,面对不利的阴雨天气,襄城区多措并举,积极做好水稻的收获、晾晒、烘干、收购等工作,确保丰收粮颗粒归仓。

9月14日,记者来到襄城区卧龙镇,该镇53000亩水稻正在抓紧抢收,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们忙碌的身影;刚刚收割下来的新鲜稻子迅速被打包成捆装车,然后送入附近粮食烘干中心等待烘干。

“截至目前,镇上已建成两处大型粮食烘干中心。冒着湿气的稻谷经烘干塔‘祛湿’烘干后,变得干爽饱满,就能收入粮仓待售了。”卧龙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人高雄文告诉记者,卧龙镇借助智能化设备快速干燥粮食,有效避免了阴雨天气导致农户新收稻谷无法及时处理而烂在家中的困境,进一步提升了粮食储存安全性。

在投入大型粮食烘干设备的同时,今年,襄城区的农业专业合作社还扩大了水稻“订单收购”业务,尤其在各乡镇强化了“湿稻订单”的推广力度。该区种粮大户胡大兵告诉记者,“种粮农民在秋收时节,最怕遭遇连阴雨。稻谷如不能及时晒干,会直接影响粮食品质和粮农收益。今年,合作社以湿稻2.6元/公斤的保底价进行收购,米厂直接拉去烘干,我们不仅省了晾晒环节,种粮收益也更有保障。”据悉,襄城区玉皇农机专业合作社提前与仙桃、湖南等地米厂签订了收购订单,让合作社3000多亩水稻从播种起就“不愁卖”。

为把金灿灿的丰收更好地转化成农民满满的获得感,9月以来,襄城区还积极组织流动收割机抢收水稻,发动党员志愿者进村助农晾晒秋粮,通过科技赋能和全方位农技服务保障全区16.27万亩水稻稳产增收,助力种粮农户的“好收成”变成稳稳的“好收益”。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记者:陈霜 | 通讯员:俞娟娟

编辑:杨景 |  校对:陈霜

责编:刘惠 |  审核:廖双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